2010传播行业十大年度事件!

一、春晚“植入广告”引发热嘲

如果说在春晚之前大多数人对于“植入广告”的理解尚还处在懵懂阶段的话,那么在春晚之后,“植入广告”则成为了举国上下妇孺皆知的一个“常识”——甚至相当多的电影、电视在上映前都会将自己片子中植入广告数目摆出来,作为一大噱头来进行宣传。不得不承认,春晚就算再无趣,它在进行知识普及方面的能力还是相当强大的。虽然在2011年春晚筹备在即时,央视表态说“今年春晚绝对不会再有植入广告”,但将其称为“开创了中国植入广告的历史”却也丝毫不为过。

深度观察:可以说,春晚的植入广告为广告行业带来了最大化的负面效应。本来人们对于“广告”就持有很大的反感情绪,而在春晚这样一个可以说是全国收视率最高的平台上植入如此多广告,带来的是人们对于广告行业更多的负面认识,以及对于粗制滥造的植入广告的嘲讽。将其形容为“令整个广告行业丢了脸”也并不为过。而对于央视来讲,你真的就差那几个植入广告的钱么?



二、谷歌退出内地市场


2010年3月23日凌晨3点零3分,谷歌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法律官大卫.德拉蒙德公开发表声明,再次借黑客攻击问题指责中国,宣布停止对谷歌中国搜索服务的“过滤审查”,并将搜索服务由中国内地转至香港。

人们能够将谷歌退出内地市场的时间精确到以分钟为单位,恰恰说明了它在中国网民心目中的重要性。而这件事所产生的影响无疑也是巨大的,无论是网友对于社会制度问题的探讨,还是后来引发的谷歌广告代理权之争,当然还有国内搜索引擎市场份额的变动——在今年11月举行的Web2.0峰会上,百度老总李彦宏就曾表示,谷歌离开中国是送给他的一份超级大礼。

深度观察:根据数据显示,仅在谷歌退出中国的第一季度,百度在国内搜索引擎市场的占有率就由前一季度的58.4%上升到64%,而谷歌则从35.6%下降到 30.9%。谷歌的退出,不仅表现在对国内搜索引擎市场份额的影响,它所代表的创新精神对于广大的年轻人来讲甚至已经成为了一种信仰。而这恰恰从另一个方面映射出了国内目前网络环境的状况,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令人感到非常遗憾的事情。



三、惠普笔记本电脑“3.15”事件

谁都希望自己成为各大晚会上的明星,除了央视的“3.15”之夜。而中国惠普恰恰就不幸的成为了今年“3.15”晚会上的super star。

作为一家已经入驻中国25年的知名IT跨国公司,我们实在很难理解为何惠普在发生“质量门”事件之后,无论是在危机公关还是售后服务上都如此的不理智。虽然在“3.15”晚会上被曝光的仅有DV2000、V3000两款笔记本电脑产品,但这次事件所引发的后续影响力无疑是巨大的——据说在此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惠普的各个专卖店几乎一直处在门可罗雀的状态下。身为世界上笔记本电脑市场占有率数一数二的厂商,中国惠普的自命不凡让自己得到了不小的教训,而这样的前车之鉴也绝对是其它品牌今后要杜绝的。

深度观察:此事件可以说影响了惠普在中国全年的传播策略。从去年的风光满面,到今年的颜面扫地,使中国惠普在整个年度基本都处在危机公关中。从2010年3 月22日开始,惠普还大面积向媒体投放广告,并要求获得广告的媒体承诺不再主动做惠普笔记本电脑的负面新闻。不提这样的方式是否正确,至少央视的曝光对于中国惠普的影响绝对是巨大而深远的。而一场“3.15”晚会就可以决定一家国际巨头企业的传播决策,也让无与伦比的央视进一步巩固了其“中国第一媒体”的地位。



四、 《非诚勿扰》火爆全国

 《非诚勿扰》的火爆,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我们已经好久没有看过这样形式独特、口味又如此之重的征婚类综艺节目了。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非诚勿扰》带起了一股全国范围内的“征婚热潮”,更让江苏卫视一举成为了地方卫视中的翘楚,甚至与老大哥湖南卫视一般,变成了其它卫视争相效仿的对象。而《非诚勿扰》为江苏卫视带来的利润更是极其丰厚——在江苏卫视2011年的黄金资源招标会上,《非诚勿扰》以单季度4000万元冠名费的标底价位居国内综艺节目之首,同时江苏卫视的其它栏目也顺带卖出了不错的价钱。另外,根据报道,在年底将要举行的跨年晚会上,江苏卫视还将请来偶像团体飞轮海,举办一场现场版的“非诚勿扰”来增添气氛。可见江苏卫视是要将《非诚勿扰》的招牌打到底了。

深度观察:从节目内容引发社会性关注热潮、并引发同类节目迅猛增加,到众多女嘉宾的事件频出,再到被广电总局责令整改,《非诚勿扰》在风光无比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一档综艺节目内容甚至是道德层面的思考。而随着节目的整改以及众多话题性女嘉宾的离开,《非诚勿扰》曾经的风头现在也变得相对渐缓。不得不说, “话题性”对于一档综艺节目的重要性实在是相当巨大,但如何来制定一个相对合理的话题性则是国内综艺节目需要深思的问题。但无论如何,从《非诚勿扰》的天价广告费来看,江苏卫视已成为最大受益者。



五、全民调戏凡客

谁也没法否认“凡客体”从今年8月份风靡之后所造成的影响。想来真是令人匪夷所思,恐怕谁也不会猜到在6月份凡客推出那两支平面后,会引发如此巨大的反应——也正是因此,凡客从此才成为了受到广告门关注的重点对象之一。至于其它的就不说了,省得你也烦。

深度观察:一场自发的草根传播,凭借社区化网络媒体点燃了人们的热情,从而让名不见经传的凡客一夜间火爆大江南北——这原本就是一个奇迹。对于这样的传奇,总会有吟游诗人站出来歌颂它。我们不能算作“吟游诗人”,但也实在无法忽视这样一场奇迹的诞生。最最重要的是,让这场奇迹发生的,不是凡客的官方广告,而是“闹太套”。




六、李宁的“90后”蜕变引争议

品牌需要时刻保持年轻与活力,对于一个运动品牌更是如此。于是李宁在成立20年的时候开始了它的改变,从Logo到Slogan,再到“90后李宁”的定位,让我们仿佛有点不认识它了。

套用李宁官方的说法:“汲取90后的精神特点并不代表完全切掉了80后、70后的消费群体,而是90后的改变精神符合了李宁品牌重塑后提倡的勇于改变和突破自己的运动精神。”然而如此巨大的改变所引发的争论同样是巨大的——对于“老一辈”的李宁用户来讲,是否能够接受“90后”的概念是个问题;对于真正的 “90后”来讲,是否认同李宁所表达的“90后”思想同样也是个问题。无论怎样,当李宁在一夜间以一个全新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首先都要钦佩于它敢于改变的勇气。

深度观察:对于李宁的巨变——尤其是针对“90后”这个原本就存在极大争议的概念的改变方向,相信每个关注李宁的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有人接受,有人愤怒,甚至有人选择了对于李宁的抛弃。总之,这样一个敏感的品牌形象的转变让所有人都没法无动于衷。出于“90后”的不同理解,“争议”才是这个品牌事件入选的原因。




七、《龙吟榜》终刊

这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也是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创立已经15年时间的《龙吟榜》在今年的12月出版了它的终刊号,同时今后将主要发展其电子版刊物。无论是遗憾或是惋惜,或是其它的什么情绪,那本承载着整整一代人广告记忆的杂志,终将离我们远去了。

不需要多说什么,正像上面那张图片中的文字所说的一般:最后的纪念,给最好的时代。

深度观察:《龙吟榜》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从蒙昧的,区域的,封闭的,弱小的过去,走向成熟的,国际的,开放的,强壮的未来。”因此,《龙吟榜》的终刊所代表的,也正是那个时代的广告人从懵懂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它是一个符号,是属于那群广告老鸟们的,对于一个时代的群体性回忆。






八、蒙牛、伊利网络“口水战”引爆公关内幕

在蒙牛、伊利的网络“口水战”中,很多人第一次见识到了公关公司在背后的推手作用所起到的效果,也对网络公关的概念有了重新的认识——原来在这之中,有着如此之多见不得光的行为存在。其实,抛开“违法”的因素不谈,单单在道德层面上,这样的行为就值得整个传播行业进行深思了。

深度观察:蒙牛、伊利的网络“口水战”事件,彻底地将公关行业的一些内幕公诸于众——原来这些只是行业中大家心照不宣的规则,而现在,这些规则被晒到了大众面前。这些不光彩的操作被揭露,希望不止是对于公共行业的一次教训,也能够对整个行业环境产生积极的意义。




九、老男孩点燃青春记忆

它所带给70、80、甚至90后们的感动是前所未见的。关于情感诉求的广告有很多很多,但《老男孩》带给人们的,是那种能够让人感同身受的、直达人们内心深处的感动。这样的感动,永远都来得最为直接。

至于科鲁兹,他们只是与优酷和中影集团合作投拍了这部短片,甚至没有要求“科鲁兹”在片子中的曝光程度。但数以千万计的观看次数证明,这一次的营销活动依然是极为成功的。

深度观察:70、80后已经逐渐成为了这个社会的主力军,《老男孩》所引发的轰动也正是因为点燃了这群已走入社会一段时间、却依然梦想尚存的年轻人们的回忆,在获得这群社会新生力量的认同前提下,从而反应成为一个社会热点。而类似“优酷+中影+品牌”的这种崭新的合作模式,也赋予了品牌传播新的出口。预计明年将会诞生更多类似的营销案例。




十、广告教父孙大伟离世

作为一名广告人,如果能够做到孙大伟先生这样,那么真的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但是对于广告界来说,孙大伟先生的突然离去,绝对是整个华文广告的损失。这位被称为“台湾广告教父”的创意人为我们奉献了太多值得回味的作品,也让更多人了解到了广告的真谛究竟是什么。除了多次担任亚太区各类广告奖的评委,孙大伟先生还曾主持台湾传讯电视台的《广告也疯狂》和力霸友联的《广告再疯狂》,这些行动为亚太地区的广告发展都有着不可磨灭的推动。此外,他还曾主持综艺节目和新闻节目,为杂志撰写专栏,帮助台湾政党选举……用孙大伟先生的好友庄淑芬小姐的话来概括就是:“孙大伟的一生太精彩,怎么讲也讲不完。”

对于孙大伟先生的传奇,我们必须奉上最崇高的敬意,以及值得铭刻的记忆。

深度观察:有人说,孙大伟先生的离去,仿佛像是一个时代也结束了。缅怀孙大伟先生的同时,我们也期待,有更多的新人可以在这个时代中脱颖而出。